《文茜的世界周報》
【川普鳳凰城演說抨擊正在進行重新談判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 並對支持群眾稱不認為最後能達成重啟 而是會在某個時間點終止NAFTA 面對國內治理危機 川普貿易保護政策勢將加速推動】
美國、加拿大和墨西哥三方代表,在當地時間八月十六日於華府碰了面,討論內容是美國總統川普口中那份,「史上最差的貿易協議」。
「川普政府今天展開號稱全世界最重要貿易協議的談判:北美自由貿易協議(NAFTA)。在競選過程中,川普曾批評這是史上最爛貿易協議。不管是要更新、重訂、或是修正,總之協商在今天於華府展開了。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也非省話之人。他一開頭就砲轟NAFTA讓美國製造業輸得一塌糊塗,有必要進行徹底翻修。」CNN新聞片段。
「我們都同意NAFTA需要更新。這是一份運作了二十三年的協議。然而我們的經濟條件已和九零年代不可同日而語。我們必須更新或增添新的條款,保障數位貿易、服務性貿易和電子商務,更新海關流程、保障智慧財產權、改善能源供應、提升法規透明度、並推動以科學為基礎的農業貿易。」。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。
貿易談判老將萊特海澤銜命上陣,內心想必壓力沉重。因為川普對多邊貿易的成效抱持強烈懷疑,聲稱過去多年來,遠從中國大陸、日本、韓國、歐盟,到鄰近的加拿大和墨西哥,這些貿易夥伴透過各種不平等條約佔盡便宜,是導致美國七十萬人丟失飯碗,整體製造業疲軟不振的主要原因。繼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(TPP)後,川普又把矛頭指向NAFTA,稱這項厚達三百九十三頁的文件,為美國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災難。
「這是史上最差的貿易協議。」「完全是個災難。」美國總統川普。
由於2018年是墨西哥大選年,川普為了避免節外生枝,希望在2017年底前完成談判,加上白宮內部深陷政治風暴,必須找到其他施政焦點,因而趕在五月中向國會遞交NAFTA重新談判通知書,並在依法等待國會收到九十天後,對運作超過二十年的協議,展開全面檢討。但NAFTA真如川普所言,害慘了美國嗎?
「NAFTA在1993年完成協商,於1994年生效。NAFTA的覆蓋規模和範圍廣大,參與的三個國家,包括加拿大、美國和墨西哥。這項協議重塑了北美地區的貿易活動,以今天的市值計算,三地總貿易量達一點二兆美元,是1993年簽署時的四倍。貿易活動的深度和廣度,主要透過汽車、械設備、食品、農畜產品等品項,在三國之間的無縫交流所構成。套句英國脫歐時很愛用的話,就是無磨擦貿易。不過貿易本身並非沒有爭議。美墨雙邊貿易赤字達六百三十億美元,但美加之間則沒有貿易赤字,美國對北方邊境的貿易享有順差。」CNN新聞片段。
美國自1990年起步入二戰後最長的經濟擴張期。當時油價跌到四十年來低點,帶動經濟活動暢旺,網際網路萌芽,以撤除關稅壁壘為宗旨的NAFTA也在此背景下產生。儘管協議並未根據環境變遷做出調整,但整體而言刺激了三地相互貿易和投資,貢獻不可抹滅。
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認為,就現有內容而言,基於跨境電子商務興盛,加上美國成功開採頁岩油後躋身油電能源輸出國行列,三方應添補對數位貿易和能源市場交易的準則規範,同時納入勞工和環境條件,讓協議與時俱進。
分析還認為,川普對貿易赤字十分在意,但這個爭點毫無意義,原因在於美國整體貿易額最終是取決於投資和儲蓄。換句話說,川普為難加拿大和墨西哥,但就算強迫加墨兩國縮小對美雙邊貿易逆差,除非美國存得更多,否則貿易赤字將如影隨形,變相轉嫁到對其他國家貿易活動上。
「對加拿大而言,最重要的是不造成任何損害。加拿大的目標不只是要保存NAFTA,還要尋求提升協議內容,同時把這份全球最成功的經貿關係的經驗,帶到全世界各地,讓協議效果更加強大。這才是三贏。」
「這是十分艱困的協商,成敗取決於川普的不可預測性。就算他的技術官僚按照自己的意思達成協議,隔天仍會出現變化,甚至被否決,一如他自一月上任以來,對待其他貿易協議的態度一般。」
歷經整週談判,首輪協商在缺乏共識下,於周日宣布暫告一段落。成天被川普威脅的墨西哥,將主持於九月一日啟動的第二輪協商。
「我個人認為我們無法就NAFTA談判達成協議,因為美國已經被佔了太多便宜了。是加拿大和墨西哥搞出了這個協議,尤其是墨西哥,因此我不認為我們會達成協議。我想我們最後很可能會在某個時點終止這項協議。我是說可能啦,但就像我打從一開始就說的,我們不是協商,就是廢除NAFTA,我個人認為,不廢除現有協議,就無法產出一個更好的協議。但我們就邊走邊瞧,好嗎?我跟各位保證,在座大家都會被照顧到。」美國總統川普。
川普在這場鳳凰城集會中威脅終止NAFTA,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下挫。墨西哥披索兌美元也出現小貶。不過分析認為,基於政治上的現實考量,NAFTA2.0版還是不無可能,因為務實的貿易代表萊特海澤,恐怕不會完全貫徹川普主張,仍可能傾向尋求解決方案,讓爭議儘快落幕,結束北美戰線,畢竟他還得留點體力,搭上飛往中國大陸的班機,跟北京這個更難纏的對象,就棘手的智慧財產權問題,繼續搏鬥。